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了OSU两层大气环流模式进行数值试验, 研究了南极海冰增加的气候效应.试验中海温取为气候平均值, 南极海冰作为外强迫源影响大气, 大气响应完全是环流内部调整的结果.调整的途径首先是对外强迫的局地响应--南极下垫面的温度发生变化, 结果使得冬季南大洋绕极低压带的位置偏北、强度增加, 南半球大气以强经向环流为主, 绕极气旋强大活跃.这种变异主要以Rossby波列的形式影响到南半球的中高纬度, 再通过斜压的越赤道气流, 即经向热交换的变化影响到北半球的大气环流, 导致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呈纬向分布, 极地冷空气活动减弱.大气环流的变异又影响到气候诸要素, 反映明显的是越赤道气流在印度洋上的加强和太平洋上的减弱, 使得西南季风加强, 东南季风减弱; 太平洋副高位置的偏北, 导致中国华北、华东和江淮流域少雨、高温, 北美中高纬度严重多雨和低温.
推荐文章
南极海冰与气候
南极
海冰
气候
ENSO循环过程与南极海冰变化
ENSO
南极海冰
南极绕极流
太平洋
南大洋
海温
温室气体增加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天气气候
气象学
温室气体
影响
变化
南极的海冰区生态学研究
南极
海冰区
生态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极海冰增加对全球7月气候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冰川冻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南极海冰 数值模拟 气候效应
年,卷(期) 2003,(z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5-291
页数 7页 分类号 P732.6
字数 58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240.2003.z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解思梅 9 85 6.0 9.0
2 张占海 26 306 11.0 16.0
3 魏立新 3 5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极海冰
数值模拟
气候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冰川冻土
双月刊
1000-0240
62-1072/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冻土》编辑部
54-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6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