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1999年10月~2001年7月,对苏州河上游黄渡和华漕两个断面底泥疏浚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黄渡、华漕两个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均以软体动物和寡毛类为主,疏浚前黄渡软体动物为6种,寡毛类为3种,水蛭1种,华漕软体动物为1种,寡毛类4种,疏浚以后两个断面的种类数增加,黄渡增加1种,华漕增加了4种,华漕恢复的迹象比较明显;疏浚后两个断面的生物量和密度均低于疏浚前,但在疏浚后的一年内,密度呈持续上升趋势;疏浚后华漕的多样性指数一直高于疏浚前同期,黄渡在疏浚半年后逐渐恢复并且超过疏浚前水平.说明苏州河上游底泥疏浚有利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恢复.
推荐文章
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恢复过程动态研究
苏州河
底栖动物
群落
恢复指数
苏州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
苏州河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恢复
硫铁矿酸性矿山废水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酸性矿山废水
大型底栖动物
高岚河
河口盐沼植物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底栖动物群落
植物群落特征
盐沼
崇明东滩
长江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疏浚对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疏浚 多样性指数 现存量 苏州河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58.8
字数 25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641.2003.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由文辉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91 2794 26.0 51.0
2 戴雅奇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3 77 3.0 3.0
3 熊昀青 1 5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203)
二级引证文献  (437)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08(2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09(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0(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1(3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2(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3(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4(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5(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6(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7(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8(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底栖动物
疏浚
多样性指数
现存量
苏州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5641
31-1298/N
16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4-35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749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