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无毛小鼠细胞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血液学常规法、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ANAE)、组织HE染色法、骨髓染色体G带方法、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法、测交实验法进行细胞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①豫医无毛小鼠雌雄间血液学5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②豫医无毛小鼠细胞免疫与正常昆明小鼠无异常.③各年龄段无毛小鼠表皮均有一层角化过度的角质层,毛干消失,毛球结构不正常,毛囊被一些角化物质充填.但真皮层差别较大.④豫医无毛小鼠染色体G带无异常,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近交系豫医无毛小鼠G带核型模式图.⑤无毛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对环磷酰胺及煤焦油致突变作用与昆明小鼠相一致,是一种评价化学物遗传毒性的有效模型.⑥无毛小鼠无毛性状遗传完全符合孟德尔基因分离规律,且和性别无关.结论:①成功的培育了国内无毛小鼠新品系,填补了国内没有无毛小鼠品系的空白.②血液学常规指标的分析、生长发育、免疫能力、皮肤组织结构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首次揭示了豫医无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③首次报道了豫医无毛小鼠染色体G带核型及模式图,为突变基因定位奠定了基础.④确定突变基因的类型为纯合单一隐性遗传,近交系毛色基因可能为AABBccDD,封闭群的毛色基因可能为AaBbccDD.⑤可做为筛选化学诱变剂的动物模型.
推荐文章
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
教学改革
开放式实验
实验室建设
豫医无毛小鼠近交系毛色基因遗传学测试
豫医无毛小鼠
近交系
毛色基因
豫医无毛小鼠眼球组织学观察
豫医无毛小鼠
眼球
组织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豫医无毛小鼠细胞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河南医学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无毛小鼠 酯酶 皮肤 染色体 微核 测交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Q319.1
字数 54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03.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金涛 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43 129 6.0 9.0
2 王纯耀 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58 197 7.0 11.0
3 陈辉 郑州大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教研室 58 208 8.0 12.0
4 宋国英 郑州大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教研室 39 70 4.0 5.0
5 薛敬礼 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5 133 6.0 10.0
6 李洪涛 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9 48 4.0 6.0
7 杜春艳 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毛小鼠
酯酶
皮肤
染色体
微核
测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医学研究
旬刊
1004-437X
41-1180/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学府广场一期2号楼-1001
36-1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52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88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