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分析流坑村宋元至明由墓祠到宗族祠堂的演进过程、明清时期的祠堂意识普及和祠堂建设高潮、祠堂建筑与街巷居住组团的关系,展现和探讨了促发祠堂演进和建设的由家族和个人的政治文化资本、国家意志、地区治安管理结构、经济运作体系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社会推动力量,以及由于祠堂建筑具有改变村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力而引发的对村民建祠的能动的反作用。
推荐文章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色研究二
传统村落
规划理念及方法
空间格局
乡村人居环境
丽水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与综合价值研究
空间分布
空间拓展
村落价值
羌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以萝卜寨为例
空间形态
防御性
公共空间
传统村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谁建起了八十座祠堂?——从政治文化资本到村落空间格局
来源期刊 建筑史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墓祠 宗族祠堂 村落空间格局 辐射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171+287
页数 14页 分类号 TU-0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 23 8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墓祠
宗族祠堂
村落空间格局
辐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史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8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