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高浓度二氧化碳(CO2)对2-细胞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获取小鼠2-细胞胚胎,置于CZB培养液微滴,覆盖经三蒸水处理的石蜡油,分别在5% CO2(对照组)、5.7% CO2、6.0% CO2和15% CO2浓度下体外培养;在15% CO2时,另设覆盖经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的石蜡油或不覆盖石蜡油的实验组,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结果:5个实验组的囊胚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7% CO2时仅为4.3%,其余4组的均为0.CO2浓度 5.7%和6.0%时, 胚胎大部分停滞在2-细胞和4-细胞期,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CO2浓度15%时, 覆盖经三蒸水处理的石蜡油组,有15%的胚胎发育到4-细胞阶段,但4-细胞胚胎的卵裂球不规则,很快退化;覆盖经PBS处理过的石蜡油组,有2.2%的胚胎发育到4-细胞,其余出现严重的退化.结论:高浓度CO2对小鼠胚胎发育有强毒性效应,引致胚胎发育停滞和严重降解;高浓度CO2时,胚胎覆盖三蒸水处理石蜡油的效果优于经PBS处理的石蜡油;严密监控CO2浓度对胚胎体外发育是重要的.
推荐文章
高浓度CO2对树木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高浓度CO2
树木
生理生态
气候变化
光合作用
生理机制
不同浓度CO2施肥对温室黄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黄瓜:CO2浓度
生长
产量
净光合速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高浓度CO2对2-细胞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殖与避孕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CO2浓度 体外培养 质量控制 小鼠胚胎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Q132.4
字数 31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357X.2003.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伟杰 暨南大学生殖免疫研究中心 151 1003 16.0 21.0
2 卢丽华 暨南大学生殖免疫研究中心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2浓度
体外培养
质量控制
小鼠胚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月刊
2096-2916
10-1441/R
大16开
上海市徐汇区老沪闵路779号 200237
4-294
201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2
总下载数(次)
50
总被引数(次)
24352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