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介绍非接触标测对于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AFL)的标测、消融和电生理机制的新认识.方法 9例典型AFL,男性7例,女性2例.使用非接触标测对窦律时峡部的双向传导、AFL时的折返激动序列进行详细标测,在导航系统指导下完成后位峡部线性消融,然后验证峡部双向传导阻滞.结果 (1)1例为顺钟向AFL,7均为逆钟向AFL,1例未能诱发AFL,所有AFL平均心房心动周期(215±36)ms;(2)非接触标测三维显示AFL在右房内的整个折返环及其与解剖结构的三维关系;(3)激动可以穿过界嵴上部并且传导相对缓慢,提示右心房平滑部是折返环的一部分;(4)非接触标测可直观显示复发病例的消融线缺口,并直接导航消融;(5)1例术中出现心房颤动,1例因不能耐受消融所致胸痛放弃手术,其余7例即刻均达到峡部双向阻滞,随访12~36月未见复发.结论非接触标测系统可直观再现典型AFL的完整折返环及其与右房解剖结构的关系,确认折返机制,对复发病例可发现消融线裂隙并导航消融.同时发现激动可横向穿过界嵴并且速度缓慢.
推荐文章
儿童非典型心房扑动一例
心房扑动
心动过速,异位房性
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描记术
儿重
非典型心房扑动
小儿慢性心房扑动的治疗体会
心房扑动
心律失常
儿童
射频消融
食管心房超速起搏
同步直流电击复律
后位峡部线性消融法治疗典型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
射频导管消融术
后位峡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接触标测对于典型心房扑动的标测、消融和电生理机制的新认识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非接触标测 心房扑动 射频导管消融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40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03.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349 2181 20.0 32.0
2 邹建刚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99 497 10.0 16.0
3 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132 673 13.0 20.0
4 单其俊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111 683 13.0 20.0
5 杨兵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100 495 11.0 17.0
6 陈椿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65 260 9.0 12.0
7 李闻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12 76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接触标测
心房扑动
射频导管消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