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菌病(白念病)在艾滋病(AIDS)中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性.方法:对20例HIV/AIDS患者进行系统体检,重点观察口腔病损情况,并行刮片检查和真菌培养.结果:全身症状主要为间断咳嗽、长期腹泻、低热、肝脾肿大、进行性体重减轻.18例发生严重的口腔白念病,1例伴消化道白念菌感染.结论:HIV感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真菌、细菌、病毒等机会性感染,口腔白念病常被认为是HIV感染的先兆症状,也易合并或继发于其它病损(如毛状白斑、卡波济肉瘤及口腔溃疡),对其早期诊治,可防止感染向口咽、食道、胃等部位发展.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IV/AIDS与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HIV感染 艾滋病 念珠菌病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81.5
字数 30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852.2003.01.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桂希恩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传染科 111 748 14.0 19.0
2 吴小燕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科 124 496 10.0 17.0
3 陈建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口腔科 92 478 11.0 16.0
4 钟志华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口腔科 4 4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46)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9(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0(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2(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IV感染
艾滋病
念珠菌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