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采用PEG模拟干旱测定了3种豆科牧草(5个品种)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和胚根/胚芽比值,并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控水研究了这3种牧草在水分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质膜透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的牧草其分枝期抗旱性亦强,抗旱能力依次为游客>德福>百脉根>胡亚>瑞文德.试验证明,利用生理生化方法和种子萌发实验进行牧草品种间抗旱性鉴定是可行的.
推荐文章
四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豆科牧草
聚乙二醇
模拟干旱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隶属函数法
抗旱性
川西北高寒草地3种禾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
PEG-6000
‘阿坝'硬秆仲彬草
川草2号老芒麦
垂穗披碱草
种子萌发期
抗旱性
四种豆科牧草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生物学特性
种子萌发
水分胁迫
抗旱性
综合评价
10份豆科牧草的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豆科牧草
苗期
抗旱性
综合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特性与其抗旱性差异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草地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豆科牧草 抗旱性 发芽率 生理生化指标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41
字数 20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5021.2003.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家骅 西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54 838 14.0 28.0
2 吕俊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7 189 4.0 7.0
3 倪郁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9 267 7.0 9.0
4 郭彦军 西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2 360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270)
二级引证文献  (647)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2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08(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09(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0(5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1(4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2(5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3(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4(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5(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7)
2016(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7(7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8(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9(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20(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豆科牧草
抗旱性
发芽率
生理生化指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草地学报
双月刊
1673-5021
15-1344/S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120号
16-3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9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16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