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综述了十数年来电子自旋共振(ESR)和 7Li核磁共振(7Li-NMR)技术用于锂嵌碳研究的进展.ESR研究发现锂嵌碳材料中存在两种电子自旋.一种来自碳材料中的载流子电子,称为Pauli自旋.从Pauli自旋的ESR强度可推算给定锂嵌碳样品的电子态密度曲线,并进而计算能带模型机理对该样品嵌锂容量的贡献.另一种来自局域化自旋,即Curie自旋,其与嵌锂位置的关系尚不清楚. 7Li-NMR测试已发现几个不同的谱峰,其峰位和强度随碳样品性质和嵌锂深度而异.一般认为,45±5×10-6(即ppm,下同)处的NMR谱线源于深度嵌锂(在LixC6中x=0.5~1)石墨化结构中的Li+,属于Knight位移;而明显小于45×10-6的谱峰则可能是来自碳材料中石墨化微结构中低浓度Li+的Knight位移,也可能是于无序微结构中共价结合的Li的化学位移.ESR与 7Li-NMR在研究锂嵌碳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联合应用此两技术可望对深入认识锂嵌碳材料的构效关系作出新贡献.
推荐文章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锂/钠离子电池碳负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碳负极材料
固体核磁共振
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单斜磷酸钒锂的进展(英文)
固体核磁共振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综述
磷酸钒锂
北沙参的碳-13核磁共振指纹图谱研究
碳-13核磁共振
指纹图谱
北沙参
鉴别
介稳相碳微球嵌锂特性
锂离子蓄电池
负极材料
石墨化介稳相碳微球
锂离子电化学扩散系数
嵌锂化合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锂嵌碳的磁共振研究
来源期刊 电化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嵌入 碳材料 电子自旋共振 核磁共振 锂离子电池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M911
字数 55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471.2003.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晓荣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4 121 3.0 4.0
2 庄林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46 139 5.0 10.0
3 陆君涛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20 111 5.0 10.0
4 杜振明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嵌入
碳材料
电子自旋共振
核磁共振
锂离子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化学
双月刊
1006-3471
35-1172/O6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D信箱(化学楼)
34-6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637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