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地连续10 a的试验调查发现,人工草地和沙棘、油松林地土壤水分在长系列年内变化上基本一致,1 m土层含水量处于100~140 mm,生长期土壤水分基本上处于亏缺状态;而荒坡草地土壤含水量年内均比人工草地高约40 mm,土壤水分一直处于适宜、稳定的水平.林地沙棘和油松均表现出适应该地气候特点的生长的状况,但从土壤水文循环状况看,土壤水分长时期处于亏缺状态不利于植被的再生长和生态效益的发挥.径流试验研究表明,人工草地、油松林地年内平均径流深分别为1.45 mm和1.27 mm,径流系数为0.08和0.07;荒坡草地和沙棘林地在年内基本上不发生大的径流,且多为清流.因此,植被恢复在治理措施上应当注重植被的自然修复和保护,并充分利用径流资源补充土壤水分,使其朝着利于植被生长的方向发展.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道水资源利用模式初探
黄土高原
水资源
截潜流
微灌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试验研究
水利用模式
生物节水
窑窖蓄水
以肥调水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
陡坡开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用水资源利用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生态用水 水资源 利用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水资源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52.7
字数 61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88X.2003.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尚新明 4 4 1.0 1.0
2 吴祥林 3 17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9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用水
水资源
利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通报
双月刊
1000-288X
61-1094/X
大16开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农路26号
52-16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2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