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伴脑供血不足患者,用通心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给予53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颅内各血管的血流变化,并与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脑供血不足组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V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多数血管搏动指数(PI)升高(P<0.05);治疗后脑供血不足组各血管的Vm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增高(P<0.05),且PI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通心络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脑供血,是治疗和预防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推荐文章
支架置入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置入术
神经认知功能
血流动力学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诊断价值
多普勒超声
慢性肾病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内皮功能的影响
通心络胶囊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心络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疑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缺血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通心络胶囊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2.12|R543.5
字数 18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450.2003.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长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172 1584 20.0 29.0
2 邓芬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24 328 10.0 18.0
3 吴碧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10 82 5.0 9.0
4 吴文斌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15 115 5.0 10.0
5 梁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2 2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脑缺血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通心络胶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疑难病杂志
月刊
1671-6450
13-1316/R
大16开
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
18-18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7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