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方法和特点.方法:1991~2001年治疗脊髓海绵状血管瘤22例,均进行MRI检查,16例行全脊髓血管造影.全组均经后背正中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结果:22例均为单发,1例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术后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颈段8例,颈胸段6例,胸段4例,腰段2例,圆锥马尾部位2例.MRI显示团块状短T1长T1信号,中间由点条状长T1短T2信号分隔,形成桑葚状混杂信号团,周边绕以低信号团,尤以T2WI显著.随访3个月~2年,全组均未见复发,12例术后功能明显恢复.结论:MRI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全脊髓血管造影可以排除其它脊髓血管畸形.显微手术切除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优选治疗方法,术中精细的显微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推荐文章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的征象分析
血管瘤
T1WI
T2WI
SWI?中枢神经系统
结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
直结肠
诊断
治疗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附78例报告)
平阳霉素
海绵状血管瘤
瘤体内注射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血管瘤,海绵状,中枢神经系统
显微外科手术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特点
来源期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治疗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1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9.42
字数 29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06X.2003.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玉明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26 134 6.0 10.0
2 沙成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52 186 6.0 10.0
3 刘树山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20 84 6.0 8.0
4 谢红雯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29 149 7.0 10.0
5 菅凤增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3 24 3.0 3.0
6 王长春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13 53 6.0 6.0
7 崔壮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13 4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月刊
1004-406X
11-3027/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中日友好医院内
82-45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0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