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研究了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土壤钾素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低,无水保措施的试验区钾素流失量最大,封山育林,恢复保护性植被的试验区的钾素流失量最低.在农林利用的试验区中,粗放经营的试验区的钾素流失量大于水土保持综合性农林措施的试验区.土壤钾素流失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份和6月份梅雨季节和8月份台风雨季节,其流失量约占全年流失量90%以上,钾素的流失形态主要为泥砂结合态,约占全钾流失量94%以上,影响钾素流失的主要因素为降雨量、降雨侵蚀力、径流量和泥砂流失量.
推荐文章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红壤小流域
氮磷流失
坡地利用
不同农作方式下红壤坡耕地土壤磷素流失特征
土壤P素
坡耕地
水土流失
农作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壤小流域不同利用方式土壤钾素流失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钾素流失 红壤 小流域 农林利用方式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43.3|S157.1
字数 65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88X.2003.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兆骞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49 2317 28.0 48.0
2 陈新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34 223 7.0 14.0
3 袁东海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5 337 5.0 5.0
4 郭新波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9 711 9.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28)
二级引证文献  (106)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钾素流失
红壤
小流域
农林利用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通报
双月刊
1000-288X
61-1094/X
大16开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农路26号
52-16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230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