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虽同时运用于<诗经>和<楚辞>的创作之中,但彼此之间则经历了学习继承、发展创新的过程.<诗经>和<楚辞>中的比兴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原始诗歌审美意识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最终使得诗歌审美意识趋向文明、成熟的过程.
推荐文章
楚辞中的乌鸦意象三题
楚辞
乌鸦
意象
《诗经》中的植物文化
<诗经>
植物
祭祀
比兴
美学
谈《诗经》中"马"的文学价值
比兴
烘托
马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诗经》《楚辞》中的"比兴"
来源期刊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诗经><楚辞> 比兴手法 发展创新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84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62X.2003.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广宇 合肥联合大学中文系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经><楚辞>
比兴手法
发展创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双月刊
1673-162X
34-1327/Z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锦绣大道99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0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8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