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论述了长江上游中低山常绿阔叶林区森林的生态功能,认为该区的森林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农业生态屏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生态作用.提出了七个恢复对策:(1)改变"杂木林"观念,确立常绿阔叶林的不可替代地位;(2)建立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3)积极进行现有人工林的改造;(4)搞好农林结构调整,促进退耕还林;(5)突出流域单元的恢复重建的示范作用;(6)加强科学研究;(7)加强教育,严格执法.
推荐文章
常绿阔叶林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常绿阔叶林
植被动态
演替
更新
恢复和重建
基于GIS的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
生态系统
水源涵养
评价单元
长江上游
中国常绿阔叶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常绿阔叶林
回顾
展望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及固碳增量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生物量
碳储量
哀牢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上游低中山常绿阔叶林区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恢复对策
来源期刊 四川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中低山区 常绿阔叶林 生态功能 恢复对策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18.55
字数 50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508.2003.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开文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70 2418 27.0 48.0
2 张建民 2 2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江上游
中低山区
常绿阔叶林
生态功能
恢复对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林业科技
双月刊
1003-5508
51-1217/S
大16开
成都星辉西路18号
33512-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2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