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黑河上游莺落峡水文站流量资料和选自祁连山区2280~3360 m高度处的7个气象观测站平均的历年各月标准化降水量、气温序列, 分析了1944-2000年期间黑河流量与祁连山区自然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 20世纪80年代的流量是过去57年中最大的10年, 90年代有所减小, 但主要表现在夏、秋季, 而冬、春季仍然保持高流量.祁连山区气候演变存在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自70年代以来, 除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外, 秋、冬、春三季均表现出明显的变干, 尤其是秋、冬两季; 自80年代以来, 祁连山区气候明显变暖, 各季气温显著升高, 尤以秋、冬两季升温最快, 这可能是冬季黑河流量显著增加, 祁连山雪线上升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表明, 黑河流量的增加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夏季降水量的增加, 二是冬季气候的明显变暖.
推荐文章
祁连山-黑河流域水循环中的大气过程
祁连山-黑河流域
大气水汽含量
降水效 率
水汽来源
水汽输送通量
水文循环
祁连山-黑河流域水循环中的大气过程
祁连山-黑河流域
大气水汽含量
降水效 率
水汽来源
水汽输送通量
水文循环
祁连山区气候变化对黑河出山径流的影响
Penman-Monteith方法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弹性系数
径流
气候变化
祁连山区
黑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河流量和祁连山气候的年代际变化
来源期刊 高原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黑河流量 祁连山 气候资源 年代际变化 雪线上升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10
页数 7页 分类号 P461+.6
字数 51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534.2003.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栋梁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25 5616 42.0 72.0
2 陈雷 9 172 7.0 9.0
3 刘洪兰 8 189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471)
二级引证文献  (2032)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1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5(2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6(5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07(96)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87)
2008(132)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23)
2009(168)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153)
2010(21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05)
2011(18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82)
2012(16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59)
2013(17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70)
2014(17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5)
2015(15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9)
2016(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6)
2017(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3)
2018(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6)
2019(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3)
2020(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河流量
祁连山
气候资源
年代际变化
雪线上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气象
双月刊
1000-0534
62-1061/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4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547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