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献血者输血传播病毒标志物初复检模式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及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自1994年至2001年间,对成品血液随机检测爱滋病(HIV)抗体,丙肝(HCV)抗体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测定,共12 156份,按初复检前及初复检后两个不同规定检测标准时期进行分别统计.结果:开展初复检前阳性率HIV 0%;HCV 0.99%;HB-sag 0.70%;开展初复检后阳性率:HIV0%;HCV0.37%;HBsAg0.42;x2: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HCV:P<0.005;HBsAg:P<0.05).结论:通过初复检,能很好地改善血液检测质量,但如要显著提高检测质量,应建立专门的试剂质量评估方法和提高试剂质量标准,并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发展成熟的检测技术尽快用于实际检测.
推荐文章
护理输血信息系统与终端掌控电脑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输血信息系统
终端掌控电脑
护理
输血安全
护理管理
输血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的职能作用
输血治疗
合理用血
管理监督
临床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及意义探讨
临床患者
输血前
传染性标记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输血传播病毒标志物初复检模式在临床输血中意义的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导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液筛查 质量控制 Anti-HCV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检验的质量评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
字数 20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959.2003.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宫济武 卫生部北京医院输血科 26 144 7.0 11.0
2 周航 卫生部北京医院输血科 11 31 2.0 5.0
3 林东 卫生部北京医院输血科 13 71 4.0 8.0
4 李淑萍 北京同仁医院输血科 5 6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液筛查
质量控制
Anti-HCV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导刊
月刊
1009-0959
11-439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2-49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7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