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证明,准静水沉降公式为一维超饱和输沙法公式简化形式,α和k具有相同的影响因素,两者物理意义相同,且两者存在着α=1/k的关系确定k、α值的方法及资料可以相互借鉴.α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水流挟沙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或相似.沉沙池与黄河下游河道一样也存在着"多来多排"现象.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得到影响α值的主要因素,建立的α计算模型分组沉降率平均误差均在6%之内,沉降率的相对误差在20%内的概率为95%,精度可满足使用.
推荐文章
沉沙池超饱和输沙法恢复饱和系数研究
一度流
超饱和输沙
恢复饱和系数
一维超饱和输沙法恢复饱和系数的对比分析
泥沙粒径
一维超饱和输沙法
恢复饱和系数
沉沙池
沉沙池设计中恢复饱和系数α计算模型研究
一维超饱和输沙法
准静水沉降法
恢复饱和系数
回归分析
数学模型
恢复饱和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
不平衡输沙
泥沙统计理论
恢复饱和系数
底部恢复饱和系数
黄河下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维超饱和输沙法恢复饱和系数α的计算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泥沙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恢复饱和系数 k与α关系 主要影响因素 计算模型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短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141
字数 37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68-155X.2003.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全胜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系 31 121 6.0 9.0
2 史传文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6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恢复饱和系数
k与α关系
主要影响因素
计算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泥沙研究
双月刊
0468-155X
11-2532/TV
大16开
北京车公庄西路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92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