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翼山浅油藏的主要储油层系为上第三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N2^1)上部及上新统上油砂山组(N2^2)下部,为背斜构造控制的岩性层状油藏.南翼山浅油藏储层岩性主要包括:(含粉砂)藻灰岩、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各油层一般都包括这3类储层岩性.其中以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为主.其次为(含粉砂)藻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南翼山浅油藏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溶孔、成岩缝、粒间孔、微孔隙.各油层一般都包括这四类储集空间类型,其中溶孔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南翼山浅油藏储层物性最好的为(含粉砂)藻灰岩,其次为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含粉砂)藻灰岩储层的排驱压力大多小于10Mpa,最大连通孔喉半径大多为0.04~0.5μm,平均孔隙半径大多大于10μm,面孔率大于2%.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储层的排驱压力大多大于10Mpa,最大连通孔喉半径大多小于0.04μm,平均孔隙半径大多为5~10μm.面孔率小于2%.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沉积徽相;断裂作用;晚期沿断裂带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有机酸的溶解作用.
推荐文章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浅油藏储层特征
柴达木盆地
南翼山
浅油藏
储层特征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凝析气藏裂缝性储层特征
柴达木盆
地南翼山油田
裂缝性储集层
评价
分布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构造裂缝储层特征
储集层
沉积特征
裂缝特征
空间类型
南翼山构造
柴达木盆地
南翼山裂缝性油气藏特征及分布规律探讨
南翼山油田
裂缝性油气藏特征
显示标志
形成机制
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油气聚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翼山浅油藏储层特征
来源期刊 青海石油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油层 岩性层状油藏 南翼山浅油藏
年,卷(期) qhsy_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2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18.130.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储层特征
储油层
岩性层状油藏
南翼山浅油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石油
季刊
16开
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46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