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基因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对它们的研究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推荐文章
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的研究
细胞程序性死亡
PCD
生长
发育
细胞凋亡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进展
细胞程序性死亡
发育
逆境响应
PCD调控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类caspases蛋白酶
metacaspases
细胞程序性死亡
saspases
液泡加工酶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
植物
细胞程序性死亡
凋亡
测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现“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密”
来源期刊 少年科技博览:漫迷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科学家 基因 重大意义 器官发育 细胞组成 细胞数量 程序性死亡 发现
年,卷(期) 2003,(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
页数 1页 分类号 R3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程序性细胞死亡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科学家
基因
重大意义
器官发育
细胞组成
细胞数量
程序性死亡
发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少年科技博览:漫迷
半月刊
1008-6064
45-1370/G
广西南宁市东葛路6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76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