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2年小麦条锈病是继1950年、1964年和1990年后在全国范围内又一次大流行,其发生面积近670万hm2,损失小麦约10亿kg.发生区域涉及甘、陕、川、渝、云、贵、宁、鄂、豫、鲁、冀等11个省(市)区.2001年冬季和2002年春季气候适宜,以条中32号小种为代表的毒性菌系的发展,使我国绝大部分主栽小麦品种不抗病,出现了条锈病发生早、发展快和发生重等特点,促成了2002年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尽管2002年条锈病发生范围广,但损失少于1990年.提出了以品种抗病性利用及小麦抗病性变异和病菌群体动态监测、药剂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病害发生流行预测预报和条锈菌菌源基地治理为主的持续治理策略.
推荐文章
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办法
小麦条锈病
传染性
防治办法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种植
条锈病
防治
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措施浅论
小麦条锈病
发病症状
发病规律
防治
我国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小麦
条锈病
控制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2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回顾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小麦条锈病 病害流行 监测 防治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5.121.42
字数 40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29-1542.2003.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中华 60 808 16.0 26.0
2 万安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4 605 9.0 14.0
3 吴立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8 890 13.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1)
同被引文献  (220)
二级引证文献  (33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9)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32)
  • 引证文献(19)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8(44)
  • 引证文献(3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9(29)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21)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2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30)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3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5(5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6(4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7(4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63)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9(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物病理学
小麦条锈病
病害流行
监测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
双月刊
0529-1542
11-1982/S
大16开
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2-48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2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