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按照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选用对穗发芽敏感性不同的3个红皮和3个白皮小麦品种组配杂交,测定其配合力表明: 小麦的穗发芽性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穗、粒发芽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穗发芽的反交效应显著,而粒发芽的反交效应不显著;穗发芽的广义遗传力较高,而狭义遗传力往往较低;杂种一代的穗、粒发芽性与双亲的平均发芽率最为密切.
推荐文章
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力
甜高粱新选亲本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甜高粱
亲本系
配合力
遗传力
云瑞系列甘蔗亲本的遗传力和配合力分析
甘蔗
云瑞系列
家系评价
遗传力
配合力
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小麦
穗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穗、粒发芽敏感性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来源期刊 莱阳农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配合力 遗传力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2.103.2
字数 28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48X.2003.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静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13 46 4.0 6.0
2 顾世梁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40 1387 17.0 37.0
3 杨泽峰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21 111 6.0 10.0
4 张峰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7 30 4.0 5.0
5 李强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17 95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穗发芽
配合力
遗传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4-148X
37-1459/N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2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78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