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观察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动、静态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对2002年2月~2002年6月在我院接受LASIK手术的37例近视和近视散光患者(共73眼)进行了术前,术后1、3、6个月的视力,裂隙灯,散瞳眼底,散瞳检影验光,角膜地形图,动、静态对比敏感度0.7、1.4、2.7、5.5、11、22频率段的观察.结果LASIK术后1个月动态对比敏感度和静态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普遍下降,静态对比敏感度在2.7、5.5、11(P<0.01)和22 cpd(P<0.05)有显著性下降,11cpd最敏感;而动态对比敏感度则在5.5(P<0.01)、11cps(P<0.05)下降有统计学意义,11cps最敏感;≥6.25 D近视组和≥2DC散光组下降更明显.术后3个月,动、静态对比敏感度各频率段逐渐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术后6个月继续提高.静态对比敏感度所有频率段均超过术前水平(P<0.01),而动态对比敏感度在2.7、5.5、11cps(P<0.01)超过术前水平,≤6.0 D近视组和<2.0 DC散光组提高更明显.频率越高,提高率越大,以22 cpd和22 cps最明显.而≥2 DC的散光组,动态对比敏感度在术后6个月无显著提高,且1.4 cps段还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LASIK术后病例确实有暂时的对比敏感度下降,但是在术后3个月可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术后6个月有进一步提高.
推荐文章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近期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疗效
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远期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对比敏感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动、静态对比敏感度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散光 动态对比敏感度 静态对比敏感度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58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79.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散光
动态对比敏感度
静态对比敏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