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指数、DNA倍性在胰腺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胰腺导管癌和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CD34、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及Ki67阳性细胞比例,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核DNA倍性,计算异倍体出现率及S期比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胰腺导管癌和慢性胰腺炎都有较多的新生血管.MVD值在胰腺导管癌高、中、低分化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按肿瘤直径分为≤1.5 cm、1.6~2.9 cm、≥3 cm 3组,此3组间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异倍体出现率及肿瘤周围有无浸润的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肿瘤越大,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及DNA异倍体出现率越高.结论:胰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伴血管生成和DNA合成增加,联合测定MVD、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倍型可能为胰腺导管癌临床预后预测提供辅助参考指标.
推荐文章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微血管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膀胱肿瘤
免疫组化
微血管密度
流式细胞术检测食管癌细胞DNA含量的临床意义
食管癌
DNA指数
S期细胞百分率
存活率
FCM
星形细胞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鉴定及其临床意义
星形细胞瘤
血管生成拟态
三维培养
CD34-PAS双重染色
恶性程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胰腺导管癌中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指数、DNA倍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细胞增殖指数 DNA倍性 胰腺导管癌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8-2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5.9|R730.21
字数 28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870.2003.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家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 34 246 9.0 14.0
2 陈建武 浙江乐清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细胞增殖指数
DNA倍性
胰腺导管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671-2870
31-1876/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8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7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