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风病阴阳为纲简化辨证,源远流长.<内经>奠定辨病阴阳为纲大宗,张仲景<金匮要略>进行初步归纳,唐孙思邈强调先定其冷热,已具阴阳为纲雏形;明杨继洲、王肯堂明确提出中风要分阴阳辨治;明赵献可、清周学海、近现代任应秋就阴阳为纲的病理基础阴虚和阳虚及治法方药进行完善和发展.中风病阴阳为纲简化辨证,理论依据充分,提纲挈领,最为简洁实用,应加以继承发扬,制定统一的规范和量化标准,并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以血管无气和肝风内动为纲辨治中风
缺血性中风
病因病机
证治
唐宋以前中风病证治规律研究
中风病
病因病机
证治规律
金元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与证治概述
中风病
金元医家
治法
病因病机
中医五脏辨证论治中风病研究进展
中风病
中医五脏
辨证
研究进展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风病辨治阴阳为纲源流
来源期刊 中华医史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风病 辨证 阴阻为纲 源流考证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
字数 51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5-7053.2003.04.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20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2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1(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2(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4(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5(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风病
辨证
阴阻为纲
源流考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史杂志
双月刊
0255-7053
11-2155/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南小街16号
2-65
194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