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明广东省蚕区的家蚕新型微孢子虫来源,开展了昆虫微孢子虫资源的调查及昆虫间微孢子虫交叉感染的研究.先后从广东省蚕区家蚕体内分离到8种新型微孢子虫,与家蚕传统微粒子病病原Nosema bombycis相比,不论是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家蚕的病原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对广东省不同地区捕捉的389种昆虫进行显微镜调查,从51种昆虫体中检到微孢子虫,其中,28种昆虫分离的微孢子虫可食下感染家蚕,18种对家蚕具胚种传染能力.调查了9种昆虫分离的微孢子虫对5种昆虫的病原性,也见明显的交叉感染现象.
推荐文章
广西昆虫微孢子虫资源调查及其特性分析
昆虫微孢子虫
资源分布
感染性
分类特征
广西昆虫微孢子虫资源调查及其特性分析
昆虫微孢子虫
资源分布
感染性
分类特征
广东省森林昆虫病原真菌调查
病原真菌
森林昆虫
广东省
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及其增殖情况研究
家蚕
昆虫微孢子虫
感染力
增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省昆虫微孢子虫资源调查及交叉感染的研究
来源期刊 蚕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昆虫 微孢子虫 资源调查 交叉感染 家蚕微粒子病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0-38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84.21
字数 19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7-4799.2003.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森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176 2146 25.0 37.0
2 邹宇晓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96 1062 21.0 28.0
3 杨琼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89 298 11.0 14.0
4 郑祥明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16 139 7.0 11.0
5 黄炳辉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12 90 5.0 9.0
6 方定坚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8 72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6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昆虫
微孢子虫
资源调查
交叉感染
家蚕微粒子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蚕业科学
双月刊
0257-4799
32-1115/S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28-2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8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33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