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库车坳陷新生界沉积厚度巨大,沉积体系多样.其第三系储层岩石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不高的特点,且在不同区域及不同沉积环境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而填隙物含量则普遍较高.储集空间类型为次生孔隙型,主要有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超大孔隙、微孔隙和构造裂隙几种类型.下第三系孔隙度呈现南高北低及中部高、东西两端低的态势,渗透率表现为南高北低的趋势,东西变化不明显.研究区吉迪克组底砂岩的孔隙度呈东高西低、北低南高及周缘高,中部低的特点.储层厚度总的分布规律是:下第三系储层呈东厚西薄、东粗西细特点,南北略具差异;吉迪克组底部砂岩是一套较为稳定的、可在全区进行区域追踪的薄砂层,平面上具有北厚南薄的分布规律.沉积相、成岩作用及构造因素共同控制了储层的发育.
推荐文章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储层裂缝分布规律
储层
裂缝
分布
规律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部地震速度场的建立方法
库车坳陷
地震勘探
构造
速度
砾石层
盐膏层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特征解析
库车坳陷
依南2气藏
深盆气藏
特征
解析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边缘构造特征
库车坳陷
克拉苏构造带
构造样式
分段变形
构造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系储层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第三系 储层特征 岩石学 物性 储层厚度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112.2
字数 55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97.2003.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永红 5 103 3.0 5.0
2 高振中 19 404 10.0 19.0
3 彭德堂 12 314 9.0 12.0
4 刘学峰 3 4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43)
二级引证文献  (348)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9(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0(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2(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3(4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4(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5(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6(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7(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第三系
储层特征
岩石学
物性
储层厚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2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