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两系杂交稻的首要不育系--培矮64S制种的气候适应性,一方面可为两系杂交稻的生产提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为其它不育系的研究提供借鉴.分析气候适应性时,首先利用播种-抽穗天数及其对应的气象资料,建立发育期模型;然后利用自交结实率资料及其对应的气象资料建立育性量化模型,并求出育性转换的光温指标;最后将我国稻区35个站点42年(1951~1992年)的气象资料代入发育期模型,求出各站点的可能出穗持续期(最早出穗期-最晚出穗期的历期),对比育性转换的光温指标,确定培矮64S在80%、90%和95%保证率下连续不育(可育)的初、终日,将连续不育期作为生产杂交稻种子的季节,将连续可育期作为繁殖培矮64S的季节.结果显示:培矮64S仅能在海南岛及云贵高原中低海拔地区自交繁殖;而在东北、云贵高原以外的稻区,培矮64S均可用于生产两系杂交稻的种子,各稻区制种季节的长短、起止日期与种植地的纬度、海拔高度相关.
推荐文章
温州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两系杂交稻
制种
播种期
云南突破两系杂交稻制种难题
杂交稻制种
云南
两系杂交稻
制种基地
种子生产
制种技术
高效安全
制种生产
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稻
制种
产前控制
生产过程
产后控制
超级杂交稻制种基地气候风险的细网格分析
超级杂交稻制种
气候风险
细网格
湖南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来源期刊 应用气象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培矮64S 育性转换光温指标 繁殖 制种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44
页数 9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52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313.2003.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高利 20 937 13.0 20.0
2 姚克敏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 31 910 14.0 30.0
3 邓芳萍 3 38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59)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系杂交稻
培矮64S
育性转换光温指标
繁殖
制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气象学报
双月刊
1001-7313
11-2690/P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71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