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骨或软骨片修复上鼓室外壁,治疗粘连性耳聋耳鸣的效果.方法8例耳鸣和轻度传导耳聋的女性,平均年龄47.4岁(范围30-70岁).术前听力(取500Hz,1000Hz及2000Hz语言频率均数,下同)有耳鸣耳聋病史平均5年(范围3~10年).4例术前耳鸣匹配,2例耳鸣频率为500Hz-1 000Hz,声强20dB-30dB;另2例为杂声,不能与纯音匹配.术前声导抗:平均为负110毫米水柱(范围负25-负230毫米水柱).术前听力情况(取500Hz,1000Hz及2000Hz语言频率均数,下同):术前气骨导差15dBHL(范围7-28dBHL),平均气导水平是32dBHL(范围22~47dBHL).耳内切口,分离外耳道皮瓣.分开鼓环上方的切迹并从切迹中分离出内陷粘连的松弛部鼓膜.分离锤骨颈部与鼓环之间的纤维或骨性粘连,使锤骨颈部前后都出现通气的通道,取小块凿下的耳道碎骨或同种软骨片,填在已凿除鼓环的外侧缘的外耳道壁上,松弛部鼓膜如有穿孔存在,取小块软骨膜内置修补,皮瓣复位在软骨膜外.结果术后随访平均26.5个月(范围6~72月).8例耳鸣全部消失.听力全部好转,术后气骨导差平均为4dBHL,与术前相比,缩小19dB.平均气导水平达到10dB以内.声阻抗术前鼓室负压,术后全部变为0或正压10毫米水柱.结论骨或软骨片修复上鼓室外壁,治疗粘连性耳聋耳鸣在选择恰当的病例具有良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软骨嵌合修复上鼓室外侧壁在乳突切开鼓室成形中的应用
中耳胆脂瘤
上鼓室外侧壁
缺损
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软骨重建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分析
突发性耳聋
地塞米松
鼓室注射
上鼓室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胆脂瘤型中耳炎
上鼓室
手术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或软骨片修复上鼓室外壁治疗耳鸣耳聋
来源期刊 中华耳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耳鸣 粘连 鼓室成型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4,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6
字数 20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922.2003.03.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耳鸣
粘连
鼓室成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双月刊
1672-2922
11-4882/R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114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