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50例以2~3 ml/s从肘静脉注射碘造影剂40~100 ml,延迟12~20 s行连续容积扫描;资源图像输入独立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仿真血管微镜(VM)重建;与DSA对比,并栓塞治疗.结果①双螺CT扫描能在短时内完成数据采集;②MPR 、MIP能准确显示动脉瘤的大小、部位,SSD、VM显示空间解剖及内腔效果好;③CTA与DSA有高相关性(r>0.99).结论注重容积信息与多重建模式互补选择,CTA对脑动脉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推荐文章
64排螺旋CT颅脑CTA对脑动脉瘤诊断的价值探讨
脑动脉瘤
64排螺旋CT
血管成像
64层螺旋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瘤
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脑动脉瘤应用CTA和MRA诊断价值比较
脑动脉瘤
CTA诊断
MRA诊断
诊断价值
脑动脉瘤应用CTA和MRA诊断的对比研究
脑动脉瘤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螺旋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动脉瘤/诊断 脑血管造影术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6-4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816.1|R651.15
字数 28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3.06.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先来 广东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影像诊断科 2 2 1.0 1.0
2 孟志华 广东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影像诊断科 3 2 1.0 1.0
3 潘高升 广东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影像诊断科 1 0 0.0 0.0
4 司徒鹏 广东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物理诊断科 3 0 0.0 0.0
5 罗小林 广东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动脉瘤/诊断
脑血管造影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