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取60具成尸(男28,女32),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上下径进行观测,统计出颈神经根前后径、上下径分别大于或等于椎间孔的前后径、上下径的出现率;同时观测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统计出脊神经前支横径大于或等于脊神经外口宽度的出现率.结果①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处可造成嵌压,其出现率为24.6%,其中女性为35.2%明显高于男性的12.5%(P<0.01);②颈神经前支在颈椎脊神经沟处可造成嵌压,其出现率为6.3%,其中男性为8.9%明显高于女性的2.9%(P<0.01).结论颈神经受累不仅与椎间孔狭窄有关,而且与脊神经根外径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有关,临床诊断颈椎病应采用X线片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方可减少漏诊率.
推荐文章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
推拿
中药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
针灸疗法
牵引术
推拿
康复护理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电生理变化
针刀疗法
颈痛
按摩疗法
推拿
中医扶阳罐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评价
神经根型颈椎病
扶阳罐
推拿
疼痛
颈椎功能
生活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神经根型颈椎病解剖因素探讨
来源期刊 解剖科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孔 脊神经沟 颈神经根 颈神经前支 嵌压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22.85|R681.5
字数 20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947.2003.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英平 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27 180 7.0 13.0
2 郭瑞芳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31 200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23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1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2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0(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2(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4(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病
椎间孔
脊神经沟
颈神经根
颈神经前支
嵌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6-2947
21-1347/Q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中国医科大学
8-11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6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