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研究中,洞穴石笋的高分辨定年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研究,为这个领域的突破和填补空白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1号石笋进行11件TIMS-U系测年和79件碳、氧同位素分析,获得了距今109.00 ka B.P. 至65.90 ka B.P. 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石笋在大于109.00 ka B.P.前开始生长,于65.90 ka B.P.后停止生长,平均沉积速率为4.58 mm/100a,属晚更新世的沉积产物.七星洞1号石笋剖面的研究揭示,其年龄和δ18O同位素的变化,可以与深海岩芯氧同位素记录所揭示的第五阶段中的5a、5b、5c 和第四阶段的早期进行对比.它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在109.0~102.5 ka B.P.和86.6~78.92 ka B.P.时段,显示受东亚夏季风影响较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δ18O偏负,表现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在102.5~86.6 ka B.P. 时段,显示受东亚夏季风影响强度减弱,受东亚冬季风影响强度增加,气温降低,大气降水减少,δ18O稍趋向偏正,表现为冷凉半湿润-温凉湿润的气候环境;而在78.92~65.6 ka B.P.时段,显示东亚冬季风强盛和受西北风影响较强,海表温度下降,大气温度降低,降水量较少,δ18O偏重,δ13C偏正(C4植物占95%),表现为严寒干冷的气候环境,为末次冰期冷期的起始阶段.此外,根据凯酉七星洞1号石笋的精确TIMS-U系测年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确定了末次间冰期的终止点为78.92±0.7 ka B.P.,同时,也是末次冰期开始点,可作为MIS5/4的分界年龄.这一地层记录年代的确定,不仅具有地层学意义,而且也具有年代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