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血浆凝血因子V、Ⅶ、Ⅷ、Ⅸ、X活性(F V:c,FⅦ:c,FⅧ:c,FⅨ:c和F X:c)的变化.方法采用COAG-MATE-XM型血凝自动分析仪测定36例AL患者(ANLL28例,ALL8例)五种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①AL患者F V:c,FⅦ:c,FⅧ:c和F X:c大多降低,ANLL较ALL更显著;②组间比较:高危组FⅧ:c、F X:c降低;出血组F V:c、FⅦ:c、FⅧ:c和FX:c降低;缓解组F V:c、FⅦ:c、FⅧ:c和FX:c升高,前三项已恢复正常水平.结论检测上述凝血因子水平对AL病情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
因子V
因子Ⅶ
因子Ⅷ
因子X
因子Ⅺ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血病,粒细胞,急性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游离TFPI含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白血病五种血浆凝血因子测定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凝血因子 急性白血病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检验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11|R557
字数 18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414.2003.03.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达春 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 18 109 7.0 10.0
2 张爱华 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 16 57 5.0 7.0
3 李小亮 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 16 81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血因子
急性白血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双月刊
1671-7414
61-1398/R
大16开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52-11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9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1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