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了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RCu2(H2O)2(ClO4)2)(A)和(R′Cu2(H2O)2(ClO4)2)(B).研究了A、B与表面活性剂LSS和CTAB形成的金属胶束催化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BNPP)水解机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25℃、pH=7的条件下,该类金属胶束对BNPP水解有催化作用,BNPP催化水解速率比其自水解速率提高1×106倍,这是由于双核铜配合物中两个铜离子的协同作用、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浓聚效应和pH效应所致.因此含双水的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是一较好的磷酸二酯水解酶的模拟模型.
推荐文章
冠醚化Schiff碱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BNPP水解动力学
金属胶束酶模型
BNPP催化水解
动力学
双吡啶酰胺-金属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机理探究
双吡啶酰胺配体
配位协助
四核格子配合物
吡啶双酰胺配合物的合成和研究
双吡啶酰胺配体
晶体结构
四方格子配合物
磁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金属胶束 磷酸二酯水解 催化动力学与机理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3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3.12|O643.321
字数 29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03.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家庆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17 114 6.0 9.0
2 李延团 23 99 6.0 9.0
3 陈勇 后勤工程学院油料应用工程系 55 369 11.0 16.0
4 张斌 后勤工程学院油料应用工程系 12 148 5.0 12.0
5 姚金华 后勤工程学院油料应用工程系 4 3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核铜配合物
金属胶束
磷酸二酯水解
催化动力学与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