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腰神经根损伤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在神经肌肉接头部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Confocal laser scaning microscopy),观察了大鼠胚胎期,出生后14 d,成年期以及L5神经根受压后10、20和30 d,大鼠比目鱼肌神经肌肉接头部N-CAM的分布变化.结果大鼠胚胎期,肌管的表面和神经肌肉接头部N-CAM呈强烈着染,在发育过程中其浓度逐渐减退,至成年肌肉时几乎消失. 而当肌肉失神经支配后可导致N-CAM重新再现.结论 N-CAM在肌肉中的表达是通过神经支配状况调节的.
推荐文章
腰神经根受压后花生凝集素结合分子在大鼠肌肉神经再生期的分布变化
脊神经根损伤
神经肌肉接头
神经再生
花生凝集素结合分子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隐睾组织中病理表达的意义分析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类
生精上皮
间质细胞
生殖潜能
隐睾
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类/代谢
脊髓损伤
神经再生
疾病模型,动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腰神经根损伤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神经肌肉接头部的表达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神经根损伤 神经肌肉接头 神经再生 N-CAM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8-4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1.3|R392.11|R322.8
字数 40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3.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拥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 250 3067 29.0 44.0
2 施杞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 229 3173 29.0 47.0
3 周重建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 52 937 14.0 30.0
4 刘梅 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 55 750 14.0 25.0
5 侯宝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伤骨科 26 230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神经根损伤
神经肌肉接头
神经再生
N-CAM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