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农村的稳定、国家的稳定,首先要靠粮食的稳定,也就是靠粮食的安全.在新的形势下,粮食生产变得更具战略意义.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适应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同时为了适应国家的战略需要,保证在任何突发事件时都有迅速扩大粮食生产的能力,选育能胜任"少种、高产、多收、高效益"、可自行留种特别是有多种纯合优势综合于一体的"超优势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对超优势稻的育种方案进行了探索,设计一条富有针对性的包含了原始性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的技术路线,并于2001年开始进行中国超优势稻育种研究,利用两源并举组群筛选育种新方法,培育两源并举、多种纯合优势集于一体的超优势稻.超优势稻培育工程,实施两年多获得了可喜的苗头:以金科占系列和奇国占等为亲本的杂交组合,其两源并举性状组配型优异和性状重组表现突出.预期超优势稻的培育工程3年有突破,5年出硕果.
推荐文章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科技园区
生态化
创新发展
扎根理论
改良组群筛选法在优质稻育种上的应用
水稻
改良组群筛选法
优质稻
育种
营造城市创新生态孕育创意创新发展
创新生态
协同创新
双城双创
创新发展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进展
水稻
两系
选育
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生态育种新发展--两源并举组群筛选超优势稻的选育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生态育种 早长 两源并举 组群筛选 配合力 超优势稻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粮食作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1.032.3
字数 5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74X.2003.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耀祥 4 16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108)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生态育种
早长
两源并举
组群筛选
配合力
超优势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4-874X
44-1267/S
大16开
广州市五山广东省农科院内
46-43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4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08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