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了红足米纹蝗Notostaurus rubrics Mistshenko和小米纹蝗Notostaurus albicornis albicornis(Ev.)雄性的鸣声特征.这两种米纹蝗雄性鸣叫声的脉冲组持续时间、脉冲组组份、脉冲组间隔、频率的主能峰以及鸣叫行为均具有显著差异,可作为2种米纹蝗的分类依据.红足米纹蝗雄性鸣声的脉冲组间隔约为0.647 s,每一脉冲组持续时间约为0.0673 s,每个脉冲组有8个脉冲串,每个脉冲串仅有1个单脉冲,鸣声的主能峰频率约3.86~5.64 kHz.小米纹蝗雄性鸣声的脉冲组间隔约0.529 s,每一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1185 s,每个脉冲组有8个脉冲串,每一脉冲串有1~6个单脉冲构成,主能峰频率约8.10~9.24 kHz.
推荐文章
四种雏蝗雄性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直翅目:蝗总科)
召唤声
时域
频域
雏蝗属
蝗总科
中国网翅蝗科二新种记述(直翅目:蝗总科)
直翅目
蝗总科
网翅蝗科
新种
基于18S rDNA的蝗总科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及分类系统探讨
直翅目
蝗总科
18S rDNA
分子系统树
系统发育
分类系统
中国橄蝗属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亚目:蝗总科)
直翅目
蝗总科
瘤锥蝗科
橄蝗属
分类
新种
中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米纹蝗雄性鸣声的比较研究(直翅目,蝗总科)
来源期刊 动物分类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鸣声 时域 频域 米纹蝗属 蝗总科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1-4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67
字数 31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739.2003.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福明 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4 203 9.0 13.0
2 杨培林 山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33 210 7.0 13.0
3 芦荣胜 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34 162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4)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鸣声
时域
频域
米纹蝗属
蝗总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分类学报
季刊
2095-6827
10-1160/Q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所C座515室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381
相关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Shanx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sxnsfc.sxinfo.gov.cn/sxnsf/index.aspx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