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已通过经典的诱变法获得,但要再提高这些诱变株的产量就很困难.赖氨酸的生物合成很有规律,它不仅依赖于赖氨酸合成途径中的酶,而且依赖于驱动合成赖氨酸的碳源代谢的酶.为了提高赖氨酸产率,就要求改变碳源的供应,从而控制中间物向赖氨酸合成的转化.二氨基庚二酸合酶基因(dapA)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是菌体在赖氨酸合成代谢途径中,控制表达二氨基庚二酸合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关键基因.我们首先分别克隆这两个基因,并使之处于一定启动子控制下.然后将dapA和ppc重组克隆到同一个载体,并转化赖氨酸发酵菌,从而提高菌体内的酶活,进一步提高赖氨酸发酵产率.
推荐文章
催化合成谷胱甘肽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表达
γ-谷氨酰转肽酶
克隆
表达
谷胱甘肽合成
5-酮基avermectin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除虫链霉菌
Avermectin
5-酮avetmectin
基因失活
产L-精氨酸基因工程菌的研究
L-精氨酸
基因工程
高产 β-丙氨酸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优化
L-天冬氨酸-α-脱羧酶
β-丙氨酸
密码子优化
自动诱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赖氨酸高产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来源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赖氨酸 二氨基庚二酸合酶基因 磷酸烯醇式丙酮羧化酶基因 基因工程菌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1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Q78
字数 9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330.2003.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新业 7 5 1.0 2.0
2 张伟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 48 150 6.0 10.0
3 茆军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 25 253 7.0 15.0
4 王玮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 24 130 6.0 10.0
5 谢玉清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 20 65 5.0 6.0
6 付建红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 8 87 5.0 8.0
7 崔春生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9)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赖氨酸
二氨基庚二酸合酶基因
磷酸烯醇式丙酮羧化酶基因
基因工程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330
65-1097/S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58-1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18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