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在γ-Al2O3上负载的铁系钙钛矿的结构特征,发现B位掺杂Cu和Co后,虽然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但由于Cu2+、Co3+离子的加入,使活性组分与SO2键合作用加强,提高了还原SO2过程中CO氧化反应的难度,导致催化剂还原SO2的活性下降;在A位掺杂Sr后,由于缺陷的有序化反而导致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下降,也导致其还原SO2 性能的下降;XRD结果显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一直保持了钙钛矿结构,因而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XPS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不同的硫物种对反应有不同的影响.
推荐文章
钙助剂对负载型镍/二氧化钛催化剂甲烷化性能的影响
镍基
甲烷化
天然气
氧化钙
二氧化钛
SO2对稀土精矿催化剂NH3-SCR脱硝催化性能的影响
稀土精矿催化剂
SO2
催化剂活性
抗硫性能
NH3吸附
结构型LaMnO3钙钛矿催化剂的催化燃烧活性和热稳定性
LaMnO3
钙钛矿
结构型催化剂
催化燃烧
甲苯
负载型钙钛矿催化氧化 NO 及抗 SO2性能研究
负载型钙钛矿
NO 氧化
La1-x Cex CoO3 / CeO2
抗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负载型铁系钙钛矿催化剂结构对SO2还原的影响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负载型催化剂 铁钙钛矿 二氧化硫 催化还原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2-457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3.3
字数 37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3.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智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93 1050 18.0 27.0
7 秦永宁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92 1340 21.0 31.0
8 何菲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一碳化学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25 405 13.0 19.0
9 胡大为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6 104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8)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负载型催化剂
铁钙钛矿
二氧化硫
催化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