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金丰一号亲本JM、JF为转化材料,建立了以子叶为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体系,其芽分化培养基为MS+ ZT 2.0 mg/L + IAA 0.2 mg/L;生根培养基为MS.借助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OK,用农杆菌(LBA4404)与番茄子叶外植体共培养,把几丁质酶基因和抗除草剂BAR基因转化到番茄上.经过卡那霉素和Basta的筛选和再生培养,获得转化再生植株.采用浓度为1 000 mg/L的Basta除草剂溶液涂抹再生植株后代叶片,表现明显抗性.对转化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Southern检测,表明上述基因已整合进番茄基因组中.
推荐文章
细菌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番茄
细菌几丁质酶基因
农杆菌介导法
转化
几丁质酶基因在番茄上的转化
几丁质酶
转基因番茄
根癌农杆菌
细菌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
烟草
细菌几丁质酶基因
农杆菌介导法
转化
含烟草几丁质酶基因的质粒pBG1121的构建及水稻转化
烟草几丁质酶基因
植物表达质粒pBG1121
构建
转化
水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番茄 几丁质酶基因 BAR基因 基因转化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作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41.2|S603.6
字数 28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74X.2003.0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映忠 6 18 3.0 4.0
2 梁张慧 10 106 5.0 10.0
3 林锦英 32 118 6.0 9.0
4 张宏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 2 6 1.0 2.0
5 方向平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 2 6 1.0 2.0
6 谭兆平 2 1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77)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番茄
几丁质酶基因
BAR基因
基因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4-874X
44-1267/S
大16开
广州市五山广东省农科院内
46-43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4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08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