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市场采购或由野外采捕野生锈斑(虫寻)的成体,采用内分泌、营养和环境条件三个方面结合起来的方法进行亲蟹培育和人工催熟:摘除亲蟹的单侧眼柄;投喂双壳类增加营养;控制水温在25℃~28℃,盐度30~32,pH值8.0~8.4,DO 5 mg/L以上,光照强度0~1500 lx.本试验亲蟹的培育成活率达93.3%,抱卵率85.7%,孵化率83.3%.试验结果表明,甲长6.3~7.9 cm的雌蟹,经过培育,性腺均可发育成熟,均可抱卵.锈斑(虫寻)属一次性产卵类型,可多次抱卵.水体中聚缩虫等原生动物的大量繁殖直接影响锈斑(虫寻)胚胎和幼体的正常发育和孵化,也是幼体培育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
匙吻鲟后备亲鱼培育试验
匙吻鲟
后备亲鱼
培育
混养
温度和盐度对锈斑蟳卵孵育时间的影响
锈斑蟳
温度
盐度
卵孵育时间
胚胎发育
匙吻鲟亲鱼培育及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
匙吻鲟
亲鱼培育
人工繁殖
规模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锈斑鲟亲蟹培育试验初报
来源期刊 水产科技情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锈斑(虫寻) 亲蟹培育 人工催熟 培育成活率 抱卵率 孵化率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海水养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255
页数 2页 分类号 S967
字数 17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94.2003.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红勇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38 224 8.0 13.0
2 黄勃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77 563 13.0 19.0
3 赖秋明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24 235 8.0 15.0
4 莫苛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1 7 1.0 1.0
5 陈家群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1 7 1.0 1.0
6 戴立贤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9)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锈斑(虫寻)
亲蟹培育
人工催熟
培育成活率
抱卵率
孵化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科技情报
双月刊
1001-1994
31-1250/S
大16开
上海市佳木斯路265号
4-20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4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