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最大林木的树干解析和年轮分析描述了林分最大两株林木的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过程.结果表明,矮林树高初期生长迅速,"好"立地的最大木高生长大于"差"立地上的最大木,矮林和"差"立地上的乔林之间树高生长过程达到最高峰的年龄为4~8a,"好"立地上的乔林为12a左右.直径生长可以分为速生期和缓慢生长期,年轮波动在速生期幅度大,进入缓慢生长期后幅度小但频度加大.依据直径生长过程可以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最大木和次大木速生期为造林后6~8a的林分;第二组林木的速生期可持续到25a左右.年轮宽度的灵敏度指数在林分内最大木和次大木之间和在林分间差异都较大,刺槐矮林趋于比乔林大.生长越迅速,受到的人为干扰越强,年轮变化对干扰的反映越敏感,年轮灵敏度指数就越高.抚育间伐时常常伐去了利用价值高的个体,林分现保留木常是先前的被压木.
推荐文章
林龄和立地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和油松人工林的影响
龄级
立地好坏
刺槐
油松
渭北黄土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立地和人为干扰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个体生长过程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刺槐 渭北黄土高原 胸径 高生长 立地条件 人为干扰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25.7
字数 35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324.2003.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鸿 24 304 11.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刺槐
渭北黄土高原
胸径
高生长
立地条件
人为干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324
37-1132/S
大16开
山东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4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