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地震反射特征为依据,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确定了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向基底拆离形成的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脱构造.它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滑脱面以上有多层平行反射,不出现逆冲推覆前缘带复杂变形造成的杂乱反射;在平面上拆离滑脱构造与周边构造有明显的不协调性;它是在晚侏罗世地块西部大规模的东西向逆冲推覆所造成的南高北低的构造背景下,因重力作用沿T.界面附近的煤系地层由南至北拆离滑脱形成的,在东、西、北均以断层与周边相接,为一外来岩席构成的复式向斜,构造变形相对简单.在鄂尔多斯地块西部构造强烈变形区,因重力作用导致从南至北的拆离滑脱,形成了构造变形相对简单并且完整的石沟驿复向斜覆盖在原地岩席之上,这对该区构造演化史研究及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华北地区拆离滑脱带控震作用初探
地幔亚热柱
拆离滑脱带
控震构造
低速-高导层
华北
崤山地区拆离滑脱构造控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金矿
拆离滑脱构造
豫西
崤山
庐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伸展拆离及构造意义
庐山变质核杂岩
伸展拆离
韧性流变
显微构造
运动学涡度
U-Pb年代学
西藏普兰、吉隆沟一带藏南拆离构造新认识
普兰
吉隆沟
藏南拆离构造
西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韦州-石沟驿拆离滑脱构造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拆离滑脱 地震反射特征 逆冲推覆 岩席 复向斜 构造变形 鄂尔多斯盆地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地震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1-6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3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210.2003.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锋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28 757 14.0 27.0
3 刘池洋 西北大学地质系 112 3327 27.0 55.0
4 赵红格 西北大学地质系 39 1786 19.0 3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08)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9(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拆离滑脱
地震反射特征
逆冲推覆
岩席
复向斜
构造变形
鄂尔多斯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双月刊
1000-7210
13-1095/TE
大16开
河北省涿州市11信箱石油学会
196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3529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