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手性醇是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采用微生物法还原羰基化合物是生产手性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微生物的种类、底物的结构、预热处理微生物、共底物、抑制剂、微生物细胞的生理状态、反应的溶剂、固定化细胞等因素在微生物法还原羰基化合物中对反应立体选择性的影响及这一领域的发展概况.
推荐文章
利用微生物重组技术促进羰基不对称还原研究进展
不对称还原
羰基还原
重组微生物
手性醇
生物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合成手性醇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不对称合成
不对称还原
生物催化
羰基还原
手性醇
羰基生物还原法合成手性醇的研究进展
不对称还原
生物催化
羰基还原酶
手性醇
基因组挖掘
重组基因工程菌在不对称还原羰基化合物中的应用
重组基因工程菌
不对称还原
生物转化
羰基化合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生物法还原羰基化合物生产手性醇的研究--生物法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手段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羰基化合物 手性药物 手性醇 微生物法还原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9-4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9.9
字数 34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324.2003.03.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立荣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117 903 14.0 25.0
2 岑沛霖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136 2415 26.0 40.0
3 吴坚平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99 759 12.0 23.0
4 欧志敏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4 7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羰基化合物
手性药物
手性醇
微生物法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324
37-1132/S
大16开
山东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4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