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杞柳是工艺柳编的原料,通常种植在湖边滩地.安徽省中部约有10000hm2的种植面积.杞柳瘿蚊发生频繁,造成很大的损失.该虫的成虫是一种黑红色的小蚊子,长2.5~3mm;卵是一头稍尖的圆柱形,深红色,大小(0.15~0.2)mm×(0.5~0.6)mm;幼虫蛆形,淡红至桔红色,大小(1.5~2)mm×(2.5~3)mm;蛹纺锤形,桔红色,外有薄茧.该虫以幼虫在柳枝的顶端(生长点)吸汁,刺激生长点长成一个疙瘩.受害的柳枝降低了商品价值.该虫以幼虫在疙瘩内越冬.农民通常将柳枝的底端放在浅水中来保存柳枝,使之不干燥以利剥皮.在这种情况下越冬幼虫存活率高,成为下一年的虫源.在贮存期消灭越冬虫源是防治该虫最有效的方法.试验证明"柳瘿敌"是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
推荐文章
杞柳瘿蚊形态特征观察
杞柳
杞柳瘿蚊
形态特征
刺槐叶瘿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刺槐叶瘿蚊
发生
防治对策
顶坛花椒瘿蚊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顶坛花椒
花椒瘿蚊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杞柳瘿蚊的生物学研究
杞柳瘿蚊
生物学
生活史
生活习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杞柳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杞柳瘿蚊 发生规律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8-359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64+.5|S435.79
字数 18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3.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戚仁德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4 320 11.0 17.0
2 王伟新 6 25 2.0 4.0
3 王文相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7 398 10.0 19.0
4 张爱芳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0 229 8.0 14.0
5 徐德进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7 5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杞柳瘿蚊
发生规律
生物学特性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