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青西油田位于祁连山北缘窟窿山逆掩推覆带的中部,其山前强烈褶皱并伴随一系列大型的逆掩断层,构造表现为断层向地表的前展式叠瓦状逆掩断裂带及其相关褶皱.为了搞清青西油田的构造特征和油气富集规律,以断裂构造剖析为主线,通过精细解释各级控油断层、构造细节、进行裂缝预测及控油作用研究,剖析了其油气分布的独特规律,指出在逆冲断层前缘形成的北东向撕裂断裂控制着有效裂缝发育带,是青西油田的高产区块.
推荐文章
祁连山北缘早白垩世榆木山逆冲推覆构造与油气远景
祁连山北缘
逆冲推覆构造
走滑双重构造
油气前景
白垩系
榆木山
准南西段构造样式及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准噶尔盆地
南缘西段山前冲断带
构造滑脱层
逆冲推覆构造
断层传播褶皱
复合背斜
勘探区
祁连山北缘深部弧形褶皱—逆冲带及其油气勘探前景
弧形构造
褶皱—逆冲带
基底变形
裂缝油藏
北祁连山
酒泉盆地
窟窿山—柳沟庄带
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研究的主要新进展
造山带
前陆褶皱冲断带
盖层冲断推覆体
基底褶皱推覆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祁连山北缘逆掩推覆带构造及成藏特征
来源期刊 新疆石油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酒泉盆地 祁连山 青西油田 逆掩断层 构造带 构造特征 裂缝 油气藏分布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3-5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12.43
字数 31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73.2003.06.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55)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酒泉盆地
祁连山
青西油田
逆掩断层
构造带
构造特征
裂缝
油气藏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石油地质
双月刊
1001-3873
65-1107/TE
大16开
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32号
58-4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5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