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了解长江口海域赤潮爆发潜势,于2002年4月至5月用采泥器采集了位于122°~123.5°E、29°~32°N之间1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分析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共分析鉴定出孢囊类型29种,其中自养型11种,异养型18种.每个站位的孢囊种类在10~21之间,孢囊密度为11.7~587孢囊*g-1干泥之间.远岸海域孢囊种类较为丰富,密度也较高.在调查区域内,孢囊密度及种类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增加.亚历山大藻孢囊分布广泛,最高密度为40.4孢囊*g-1干泥,其他赤潮种类的孢囊如链状裸甲藻、多边舌甲藻、锥状斯氏藻、科夫多沟藻和无纹多沟藻等都在长江口海域有分布.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藻孢囊在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甲藻孢囊 长江口 赤潮
年,卷(期) 2003,(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9-10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48.8
字数 3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朝晖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91 2325 29.0 45.0
2 齐雨藻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84 2782 32.0 5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24)
二级引证文献  (193)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3(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藻孢囊
长江口
赤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