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在测定附子总生物碱中差异,探讨适宜附子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两种方法测定相同样品,比较测定结果差异,并考察操作步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对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滴定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7.7%,而UV法为75.6%,滴定法测定结果更准确.水分及萃取静置时间对UV法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结论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以滴定法(药典法)为宜,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其测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推荐文章
宽筋藤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宽筋藤
总生物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白英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白英
总生物碱
士的宁
酸性染料比色法
钩藤中钩藤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钩藤
钩藤总生物碱
紫外分光光度法
对照品比较法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来源期刊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附子 附子总生物碱 含量测定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药材生产与质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2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427.2003.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奉建芳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部 27 525 13.0 22.0
2 祝林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部 8 143 6.0 8.0
3 何军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部 13 245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177)
二级引证文献  (459)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9(3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0(2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2(4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3(5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4(5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5(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6(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7(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8(4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9(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附子
附子总生物碱
含量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双月刊
1673-6427
34-1267/R
大16开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26-8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05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