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试验研究12个灌溉组合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灌水条件下不同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田间持水量65%的处理>50%的处理>80%的处理;地下30cm、50cm和100cm灌水条件下田间持水量80%的处理>65%的处理>50%的处理.产量以地下30cm灌水×80%田间持水量处理最高,为6512.4kg/hm2,地下50cm灌水×50%田间持水量处理产量最低,为3568.1kg/hm2.保持相同田间持水量的灌水处理,随灌溉深度的增加其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呈增大趋势.地下30cm灌水×80%田间持水量处理和地下30cm灌水×65%田间持水量处理是较合理的节水灌溉组合方式.
推荐文章
水氮调控对冬小麦根冠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土壤水分
田间持水量
水氮水平
冬小麦
根冠比
水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种植模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冬小麦
种植模式
水分特征
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灌水对冬小麦农艺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冬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同化物生产与分配对水分胁迫响应的模拟模型研究
水分胁迫
光合作用
物质积累
模拟模型
冬小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分调控对冬小麦同化物分配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水分调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10 3948 36.0 60.0
2 欧阳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72 2265 27.0 46.0
3 王菱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8 763 8.0 8.0
4 姚克敏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系 31 910 14.0 30.0
5 任巍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系 1 6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1)
同被引文献  (186)
二级引证文献  (16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2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43)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3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分调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