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掌握上海地区发生登革热的危险程度,了解媒介蚊虫孳生习性与分布,为制定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现场不同环境和容器采集蚊虫幼虫与人诱法;结果:①在上海地区未捕到埃及伊蚊,②白蚊伊蚊幼虫出现期为4~11月,幼虫数量高峰为6~9月,③6~9月间白纹伊蚊的房屋指数8.9,容器指数8.59,布雷图指数12.19,幼虫密度指数2.16,叮刺指数每30 min为8.3只,W H O值达Ⅲ级,其数量已达到能引起登革热流行的程度,④幼虫孳生广泛,以轮胎、缸罐、花盆、竹节等小容器为主,⑤幼虫阳性率在城乡间,不同房屋结构的住区间,不同单位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上海地区登革热媒介蚊种为白纹伊蚊,其媒介数量已处于危险程度,应密度关注,加强媒介能量监测,及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推荐文章
上海地区褐飞虱发生程度预测
褐飞虱
高空环流
海温
预测模型
上海地区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的分析
宫颈癌
认知程度
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中老边境地区江城县登革热媒介及病毒感染调查
蚊虫
白纹伊蚊
登革热媒介
登革病毒
中老边境
福州郊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
登革热
媒介
密度指数
孳生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海地区登革热发生的危险程度监测及媒介的孳生习性调查
来源期刊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登革热媒介 监测 孳生习性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TQ45
字数 19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781.2003.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仁权 57 537 14.0 20.0
2 王士珍 21 215 7.0 14.0
3 蔡恩茂 33 116 6.0 8.0
4 蒋丽亚 2 5 1.0 2.0
5 徐友样 1 5 1.0 1.0
6 任文军 上海市闸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 5 15 2.0 3.0
7 胡家官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登革热媒介
监测
孳生习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双月刊
1671-2781
32-1637/R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293号
28-308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7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020
论文1v1指导